李秋散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十三回:喜结良缘 回乡科考,无边细雨丝如愁,李秋散,努努书坊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“都是明了要准备科考的,与他们谈论了些诗文”。
怀宁侯说:“好,你赶了这么些个日子的路也累着了,去见过你母亲后就去歇息吧”。
“那孩儿先告退了”。
善鼓云和瑟,常闻帝子灵。
冯夷空自舞,楚客不堪听。
苦调凄金石,清音入杳冥。
苍梧来怨慕,白芷动芳馨。
流水传湘浦,悲风过洞庭。
曲终人不见,江上数峰青。
只见前朝有能人,未觉今朝英才出。年轻一代的新生力聚集在考场门外,这里面哪一个不是诗赋,经义策论样样精通之人,苦读寒窗十年载,一朝成名天下知。也许是为了名利,也许是心存天下,亦或许是为了讨个生活才来参加科举考试。但往往富贵之人对于科举考试则是抱着证明自己实力的心态而来。
袁国公府的小公爷是如此,怀宁侯府家的小侯爷也是如此。
第一场考试开始,主考官洪亮的声音贯彻考场。考生们刷刷地写着,考场外彭茵,小蕾和于承着急地等待着。他们是来给彭树锦加油打气的。
“在过三年,你也要科考了”。小蕾说。
“那我要是中第回京,你会不会想我”?
小蕾油嘴滑舌地说:“就你这笨头笨脑的也能进京?老老实实考个秀才安度晚年吧”。
“嗯嗯,我会一直留在泉州的”。于承点了点头。
会嘛?不会嘛?天知道。
漫长的等待,一阵锣响唤醒了等待的人。有意气风发的人出来,也有垂头丧气的人儿出来。
“哥哥考得怎样”?小蕾和彭茵一同问到。
“看考官如何审卷了,走吧回家去了”。彭树锦回答。
“唉,你看在马车里坐了半天竟没有瞧见姐姐“”。小蕾激动地说着。一边说一边跳下车。
“姐夫考得如何”?彭茵问。
“就这样吧,希望能有个好彩头”。袁笙说。
一阵嘘寒问暖之后,天色渐渐暗了下来。人群慢慢散去,小蕾一行人也涌入人群,消失在了这无边的夜色中。</div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